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国家举重队唐功红以抓举122.5公斤和挺举182.5公斤一举打破女子75公斤级举重纪录!
唐功红获得了他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这也是中国奥运历史上的第100枚金牌。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奥运冠军来说,由于长年训练所积累的伤病以及体重的增加,她无法像普通人一样生育孩子。
对此,唐功红不但没有丝毫抱怨和遗憾,反而在退役后,悄然丢掉了荣誉,安心地投入到了平凡的生活中。
这样的心态,让人由衷地佩服她的伟大和无私。
那么,在无数掌声和荣誉的背后,唐功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事业呢?
她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艰难的童年
运动员中,总有一些出身贫寒,却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登上世界之巅的励志事例。
但像唐功红这样出身贫寒,甚至因为付不起训练费而差点毁掉一个奥运冠军的例子却很少见。
1979年,唐功红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浮山区的一个贫困村庄,是家里的老二。
她的父亲在当地一家食品厂工作,每月收入30元,母亲在村生产队打工分,每天收入不到50分钱。
那时,唐功红的父亲每个月回家一次,家里的农活全部落在了唐母亲的身上。
为了贴补家庭收入,唐妈妈每天三点左右就会早起,早早地结束地里的农活,以免耽误一天的工作。
唐妈妈每天都会把唐功红和妹妹放到地里,而她则独自一人潜入地里。
后来,唐功红和姐姐年纪大了一些,就开始积极帮妈妈干农活。母女俩每天摸黑在地里干活,直到天渐渐亮起来。
随后,唐妈妈匆匆赶去上班,唐功红和姐妹们则去上学。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
今年,13岁的唐功红体重接近70公斤,比同龄人要粗很多。
这一部分是因为她从小就在田里干活,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天生体格就比别人大,身体素质也远超常人。
而唐宫在人群中出众的身材也成功帮助她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有一天,唐功红在参加学校组织的除草活动时,碰巧遇到了浮山区体校的举重教练张建梅。
张建梅一眼就看到了唐功红,饶有兴趣地问旁边的老师:“那个大家伙是学生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张建梅的眼睛顿时一亮,走过去问道:“你愿意来体校练举重吗?”
对外界知之甚少的唐功红给出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回答:“我不去,我要读书。”
张建梅并没有灰心。
不久之后,张教练就找到了唐功红的家。
母亲听说女儿有机会离开农村到外面发展,非常高兴。
但父亲不同意这件事,因为去体校要交500元的训练费,这对于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最后,在母亲的努力下,一家人达成共识,到处借了500元钱。
去体校之前,唐功红哭着向父母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训练。
唐功红深知家里的不易,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训练任务,丝毫不敢放松。
没过多久,铁棍就将她的双腿磨出了两条长长的血痕。
尽管如此,唐功红回到家后也没有任何抱怨。相反,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帮助母亲干农活。
唐功红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张教练的精心训练下,她的成绩进步很快。
1994年,山东省举行举重比赛。
但根据规定,区级体校没有资格参加。
为了看看唐功红的水平,张教练托人走后门给她拿到了资格。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唐功红竟然在比赛中获得了抓举、挺举、总成绩第一名,惊艳了山东各大体校。
从此,唐功红的事业正式开始,她的人生也到了转折点。
雅典奥运会令人震惊的举动
1994-1998年是唐功红事业的快速上升期。
从烟台体校到威海体校,再从山东省队到国家队,唐功红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农村姑娘到国家队队员的转变。
但对于唐功红来说,在哪里训练似乎并不重要。她永远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对待它。
没有周末,没有假期,也没有娱乐活动。唐功红的一生,就是举起、放下、举起、放下。她每天的举重运动量达到十多吨!
尽管她的关节不好,尽管每次训练后都筋疲力尽,但她嘴里从来没有说过放弃、做不完之类的话。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效果也很明显。唐功红很快就发现,在75公斤级举重比赛中,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很难找到对手。
不到20岁的她,看起来就像是世界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选拔赛前夕,唐功红跃跃欲试,准备在奥运会上一展身手。
然而最终的选拔结果却让她万万没想到,成绩最好的她却没有被选中。代表中国队的人是来自辽宁队的丁美媛。
对此,选拔教练有自己的考虑。
中国队在举重领域历来人才济济。当时,中国女子举重75公斤级前六名选手中任何一位都有能力夺得金牌。
教练考虑到唐功红从未参加过世界级比赛,很难保证比赛的稳定性,所以选择了经验更丰富的丁美媛。
当得知自己落选时,训练期间从未流过泪的唐功红遗憾地哭了。
与此同时,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2002年,唐功红获得釜山亚运会举重75公斤级冠军; 2002年,获得世锦赛亚军; 2003年,她在亚锦赛上再次获得抓举和挺举冠军。
当雅典奥运会到来时,她已经是中国女子举重队当之无愧的“一姐”。
然而,与四年前相比,中国队面临的挑战难度和危险数倍。
此次女子75公斤级举重组高手云集。
赛前,唐功红的报名成绩是总重量290公斤。
12名选手中,有两人的成绩与她相同。波兰名将弗罗贝尔和韩国新秀张美兰甚至达到了295公斤。
唐功红想要夺得雅典奥运会金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后的比赛过程也证明了唐功红的雅典之行确实充满了危险。
决赛中,唐功红在第一个122.5公斤级抓举中出现失误。
第三次抓举127.5公斤,唐功红没能举起。
在挺举中,她的首次尝试172.5公斤也以失败告终。
反观韩国选手张美兰,最后一举成功举起172.5公斤。此时,唐功红已经落后对手7.5公斤。
但由于唐功红的体重比张美兰多了6公斤,这意味着唐功红必须在最后一步将体重增加到182.5公斤才能击败对手。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女子75公斤级举重的历史,并且比唐功红之前的举重重了10公斤。
几乎没有人认为唐功红能做到。连现场的中国记者都认为她有危险。
教练们安慰唐功红:“没事,放松点。”
另一边的韩国队已经在庆祝即将到来的奥运会金牌。
此时的唐功红无疑是被逼入了绝境,但她却出奇的平静。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唐功红缓缓走到了182.5公斤的杠铃面前。
深吸几口气后,唐功红牢牢握住杠铃两端,就像他在训练中无数次所做的那样。
随着唐功红一声低沉的怒吼,杠铃缓缓离开地面,越过了唐功红的膝盖。
停顿了几秒,唐功红双腿弯曲蹲下,杠铃举至胸前,放在肩上。
站稳后,唐功红双手握住杠,双臂弯曲,伸直双臂向上推起。 182.5公斤的杠铃被她推到空中。
这一刻,所有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唐功红奋力弓起双腿,一点一点地直立起来,1秒,2秒,3秒!
当裁判示意比分有效时,唐功红瞬间将杠铃扔到了地上,随后场上响起了阵阵咆哮的欢呼声。
除了韩国队之外,现场所有人都向中国姑娘发出了海啸般的祝贺。
摘下光环,回归平凡生活
唐功红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具有历史意义,因为这是中国队获得的第100枚奥运会金牌。这也是唐功红职业生涯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遗憾的是,唐功红此后一直受到伤病困扰。
肥胖在举重运动员中非常普遍,唐功红就是其中的“领头羊”。
刚进入国家队时,唐功红的体重只有83公斤。
但为了更好地减肥,她只能听从营养师的建议,不断补充蛋白质、豆制品、海鲜。她的体重很快上升到125公斤。
体重的增加在给她带来成就和荣誉的同时,也让她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尤其是高血压,已经威胁到她的生命。
2005年,唐功红不得不遗憾地宣布退役,加盟山东威海训练基地,担任举重教练。
2007年,唐功红试图复出,还在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上获得了两枚铜牌。
但在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她再次患上了高血压。
为了生命安全,她不得不再次离开赛场,返回威海基地。
更令人遗憾的是,长年累月的训练和大重量,给唐功红带来的不仅是短暂的职业生涯,还有无法像常人一样孕育生命的缺点。
2012年12月1日,唐功红与一名房地产工人喜结良缘。
两人于2012年5月通过家人相识,相处十分融洽。两人在一起后,感情迅速升温,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本来,这会是一个非常幸福、完整的家庭,但不幸的是,唐功红被发现无法生育,这让她相当苦恼,对这段感情和婚姻失去了信心。
好在丈夫对此完全包容,两人之间没有出现感情破裂。
自2012年结婚以来,唐功红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据悉,她一直在威海体育训练中心工作,默默地为祖国下一代的举重事业做出贡献。
失去了奥运冠军光环的唐功红彻底消失在人群中,过着极其平凡的生活。
尽管唐功红作为一名运动员为自己赚取了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和工资,但她出身贫寒,深知生活来之不易。
因此,她平日里始终保持简约的风格。
她的代步车只是一辆价值7万元的国产车,可见她生活的简朴。
唐功红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23年初山东奥运会和全运会冠军志愿者校园之旅中。
她与奥运铁饼冠军冯斌、全运会皮划艇冠军吴晓军一起,戴着红领巾走进烟台市福山区河滨路的一所小学。
看到世界冠军就这么近在眼前,校园里的孩子们高兴地围了上来,和几个人开始玩耍。
唐功红三人变身体育老师,不厌其烦地和孩子们一起拍照、玩耍,带领孩子们学习各种运动。
唐功红在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我来自浮山,看到这些孩子,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我,我很兴奋……”
临行前,唐功红对家乡的孩子们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他们知道体育的重要性,将来能增强体质、完善人格、磨练意志。 ”
此次志愿者活动中,唐功红等人走访了11所小学,赠送了大量足球、篮球、羽毛球拍等体育器材。
当然,对于这个新生祖国的未来,更重要的显然是奥运冠军个人的鼓励和动力。
结论
与其他运动相比,举重更形象地诠释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真正的赛场上,运动员们甚至没有上场三分钟,这进一步凸显了唐功红辉煌职业生涯的来之不易和成功背后的无数汗水。
如今,唐功红虽然失去了成为母亲的资格,但她在陪伴中国举重事业成长的过程中,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也收获了自己的成就和幸福。 。
与那些场内场外都取得成功的体育明星相比,唐功红的生活显得更加平凡和乏味,但也更加真实和生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bkjfs.com/html/tiyuwenda/7207.html